亚当斯密提出了什么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了行为动机理论。

在斯密看来,人类的行为是由六种自然的动机所推动的: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这些动机经过各种社会机制的细致平衡,会使一个人的利益不至于与其他人的出现强烈地对立,由此而产生的自利行动必然在个人的利益追求中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

由于深信人类动机的自然平衡和对自然秩序的信仰,斯密提出了他的论断: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到并非出于其本意的目的”。他的经济学理论正是以这种基本观点为基础而对经济过程作出分析的。

扩展资料:

亚当·斯密因《国富论》而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斯密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经济学体系,虽然其间缺乏严密的逻辑以及存在各种矛盾。

但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对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几乎从他还在世时开始,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以及其他学者都力图使斯密的思想适应其某种体系或时尚。

双面绣的原理:在一块底料上,用一针同时绣出正反色彩相同图案。

双面绣也叫两面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双面绣始于宋代,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双面绣主要体现在中国四大名绣(湘绣、苏绣、粤绣、蜀绣)的作品中。

双面绣最早出现在宋代,不过在当时多用来制作日用品,例如手帕、香囊等,后来也逐渐运用到一些衣物刺绣中,到了现在双面绣已经延伸出双面异色、异形、异针的“三异绣”,其特点是正反两面对应部位图样不同、针法不同、色差不同,能让人们在一副绣品上欣赏到不同的图案。

艺术地位

在中国苏绣艺术中,双面绣是它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集中体现了苏绣的技艺水平。如今的双面绣已发展为双面异色、异形、异针的“三异绣”,把双异绣技术发展到神奇莫测的境界。绣制“双面异色绣”和“双面三异绣”,技艺的难度就更高了,除了双面绣的一般要求外,还要照顾到双面针脚、丝缕,做到两面色彩互不影响,针迹点滴不露,使两面异色分明,天衣无缝。

吴县苏绣艺人制作有酷似雕塑的双面异色的立体绣,其代表作《云龙腾飞》,用含金和银的金线、银线与真丝花线,一面绣成腾飞的金龙,另一面则为银龙。蒸腾的云霞,闪闪的群星,火红的宝珠,都突兀在绣面上。既是绣品,又似雕塑,双面绣高超绝伦的技艺,令人赞叹不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双面绣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白枫的头像
    白枫 2025年09月12日

    我是沃格号的签约作者“白枫”

  • 白枫
    白枫 2025年09月12日

    本文概览:亚当斯密提出了行为动机理论。在斯密看来,人类的行为是由六种自然的动机所推动的: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这些动机经过各种社会机制的细致平衡,会使一...

  • 白枫
    用户091205 2025年09月12日

    文章不错《亚当斯密提出了什么理论?》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沃格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