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中国的给你吧,希望可以帮到你: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身高仅四尺多,个子矮小,但他能言善辩,幽默诙谐,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曾多次代表齐国出使其他诸侯国。 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当他即位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士都很担心,几次想劝谏齐威王,可又怕弄不好,触怒了君主,轻则削职罢官,重则脑袋搬家,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一只大鸟,栖在王宫的庭院里已经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飞又有鸣叫,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 而他实在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淳于髡听了便笑着说:“多谢大王英明的指点。如今大臣们正等着大鸟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家。首先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中平六年(189年),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想与其同流合污,潜逃家乡,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在这个期间,不少亲朋好友,以及家族兄弟,甚至游侠豪杰纷纷投奔曹操,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有夏侯惇和夏侯渊兄弟,曹仁和曹洪兄弟,乐进等等,然而在这个时候,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豪杰投奔曹操,此人追随曹操30多年,因说了一句话,导致吕布被杀,却鲜为人知。
这个人,大家很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在曹操阵营,能够追随曹操长达30年之久,除了夏侯和曹氏兄弟之外,外姓武将之中,最出名的当属于于禁,只可惜晚节不保。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他就是王必,从曹操早年起兵时即开始追随曹操,官至丞相长史。
历史上关于王必的介绍很少,早期的王必几乎属于曹操的外交大臣,经常做诸侯之间以及朝廷之间的联络,但是因为他而发生了几次大事件。
第一件事情:就是王必说了一句话,导致吕布被杀。
吕布,这位三国时代的“飞将”,在《三国演义》之中,公认三国第一武将,武艺高强,英姿飒爽,还有美女貂蝉陪伴,手下掌握并州狼骑军团,无人能及,曾在陈宫的协助下,偷袭兖州,打的曹操只剩下三座城市。虽然最后的结局,还是被曹操擒拿,可是曹操毕竟胸怀宽广,心系天下,希望能够招降吕布,为自己所有,然而,这个时候与吕布有着夺地之仇的刘备,站了出来说了一句话:“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因为吕布在《三国演义》之中,是一个反复小人,屡次暗害主公,有着“三姓家奴”的丑闻,故而曹操听到刘备这样说,就杀了吕布。然而,在正史之中,并非如此,而是因为王必的进谏而最终缢杀吕布。
在《三国志》裴注之中《英雄记》,以及《献帝春秋》有着这样的记载:布缚急,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语,而诉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宽缚。主簿王必趋进曰:「布,勍虏也。其众近在外,不可宽也。」太祖曰:「本欲相缓,主簿复不听,如之何?」于是缢杀布。
第二件事:许都兵变,王必身死,曹操怒杀人。
王必,作为曹操的心腹爪牙,担任丞相长史,在曹操率军征战四方的时候,王必一般是留守许都,统帅兵马,守卫天子。天子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重要砝码,当然不容有失,故而才将这个重任交给王必。
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本子邈、穆意图兵变,杀王必。欲挟天子以攻曹操,南援刘备。事情发展突然,王必受伤,中箭。虽然,祸乱最终平息了,但是王必也因伤而亡。
《魏武故事》载令曰:领长史王必,是吾披荆棘时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这是曹操对王必的评价,面对自己心腹王必死去,曹操盛怒,召汉百官诣邺,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结果曹操认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乃实贼也”。皆杀之。
王必是曹操唯数不多值得信任的属臣,只可惜,其历史记载不详,默默无闻,鲜为人知。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沃格号的签约作者“枕星河”
本文概览:先发中国的给你吧,希望可以帮到你: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身高仅四尺多,个子矮小,但他能言善辩,幽默诙谐,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
文章不错《历史上有名的类似于邹忌成功进谏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