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项目规划是做好不能忽视的点有找弱点、找亮点、突破难点、抓重点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虽包罗万象,但无外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我国众多的旅游胜地中,有的以自然资源突出为特色,有的以人文资源突出为特色。
随着人们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改变,自然资源成了旅游中魅力的优势资源,并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西沟生态村却隐藏着与世隔绝的自然资源。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发展旅游产业,争取把中国发展成为旅游强国,目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位居世界第7位,但与世界旅游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产业政策。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将尽快改变政府的主导地位,变政策调节为市场调节,以加速与国际旅游市场的接轨步伐。
21世纪世界旅游的发展对景区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众多旅游专家一致认为,生态、绿色、极限、人与自然、度假、文化、体育等将是未来旅游业的主题。中国旅游景点的开发将从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旅游市场越来越呈现出细分化的特点。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哪些亮点必须关注?
——2023年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沉浸式体验成为文旅新未来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曲江文旅(600706);新华联(000620);锋尚文化(300860);三湘印象(000863);宋城演艺(300144)等
文化旅游定义
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产业,《“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
根据《旅游业基础术语(GB/T
16766-2017)》,文化旅游定义为“以观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的旅游”。综上,本报告将文化旅游界定为“强文化属性的旅游活动”,具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两大特性。
国内文旅发展特征
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繁荣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质就是两个产业要素在耦合基础上融合为一个创新系统,其表现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旅游活动为载体的多层次、多要素结合起来的一个综合性产业集群。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全球经济发展陷于长期衰退的大环境下,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文旅行业发展至今,文化和旅游融合进一步深化,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形式不断涌现,其主要发展特征如下:
文化休闲活动增加旅客“出游获得感”
据《2021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专项调研显示,48.1%的受访者表示在旅途中的异地文化感知更强,29.0%的受访者认文化休闲愉悦身心的效果更好。在艰难复苏的市场环境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加速提供了更多消费新场景。越来越多承载着独特在地文化、创意设计、现代运营理念的文化休闲空间显著增加了人们出游获得感,如剧本杀与景区融合打造的沉浸文旅、艺术融入酒店推出的“可以居住的美术馆”等。
文化消费占比逐步提升
在旅客心理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旅客开始进行文化消费。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旅游中进行文化消费。游客的文化体验内容包括文化场馆参观(29.6%)、打卡文艺小资目的地(46.1%)、看剧观展(47.9%)、演艺/节事(31.1%)、民俗体验(16.1%)等。从消费支出结构看,文化消费在旅游支出中的比重主要集中在10%-30%和30%-60%区间。
沉浸式文旅成为文旅发展新业态
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进行文化旅游并进行消费。文旅行业正在逐步从新奇转为体验,进而来到沉浸式布局,我国现存沉浸式文旅布局现状如下:
国内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文旅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沉浸式文旅等数字文旅将是我国文旅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文化和旅游业是数字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和领域。数字文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与文旅业的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产业形态。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旅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把握出台背景 明确 历史 坐标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 旅游 时代, 旅游 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一判断明确了当下 旅游 业所处的 历史 坐标。把握《规划》的出台背景、编制过程,对于 旅游 业界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划》十分重要。
文化和 旅游 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和 旅游 部党组高度重视,对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提出重要指导意见,部领导多次召开规划编制调度会、专题会,明确工作要求,有力保障《规划》质量和编制进度。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文化和 旅游 部坚持高站位和高标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对《规划》进行总体把握和完善提升,重点落实了3项基本要求:一是强化《规划》的指导性,二是强化《规划》的落地性,三是强化《规划》的有机衔接。
“国务院印发《规划》的消息上了热搜榜,霸了大小屏。”中国 旅游 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 旅游 业的高度重视,对于正在经历最艰巨挑战、最漫长复苏和最深刻变革的 旅游 业而言,无疑是巨大政策利好。《规划》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历史 高度,概括总结了“十三五”时期 旅游 业发展的 历史 成就和发展经验,科学研判了大众 旅游 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擘画了“十四五” 旅游 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安徽省文化和 旅游 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华认为,《规划》强调了 旅游 业的发展韧性和文旅融合发展,注重提升 旅游 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突出了 旅游 业的综合功能发挥和创新驱动,体现了全方位推进 旅游 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真正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为 旅游 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提升了信心。
中国 旅游 研究院政策与科教研究所所长、首席战略研究员宋子千从 历史 角度对《规划》作了分析。他说,我国从“七五”开始编制第一个 旅游 业五年规划,到“十四五”总共编制了8个,这些规划在 旅游 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 历史 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 旅游 业发展规划》,这是 旅游 业发展五年规划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专项规划。此次《规划》再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专项规划,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 旅游 业的关心和重视。
聚焦规划亮点 抓住内容关键
《规划》通篇2万余字,亮点纷呈,涉及 旅游 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每一位业界人士都可从中发现与各自领域紧密相关的内容。
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奇创公司总经理周文涛表示,景域驴妈妈集团将对照《规划》部署,在文旅融合、 科技 赋能以及“ 旅游 +”服务场景等方面发力。
聚焦 旅游 带动 建设 旅游 强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凌云表示,《规划》明确提出“坚持 旅游 为民、 旅游 带动”原则,“ 旅游 为民”与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大众 旅游 的趋势高度契合;“ 旅游 带动”意味着不仅要在需求侧“ 旅游 为民”,还要在供给侧带动就业创业和经济 社会 发展。
湖北省文化和 旅游 厅总规划师唐昌华表示,将“ 旅游 为民, 旅游 带动”落到实处,湖北业界有着深刻体会。疫情发生之后, 旅游 业受到冲击,但人们潜在的 旅游 消费需求并没有减少。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时,湖北启动了“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有效推动 旅游 市场有序复苏,带动经济 社会 恢复发展。
2021年开园的北京环球度假区是首旅集团“十四五”时期“5+1+1”战略业务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旅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吴金梅表示,《规划》提出“培育一批大型 旅游 集团和有国际影响力的 旅游 企业”,这对首旅集团既是鼓励也是鞭策。目前,北京环球度假区发挥了较好的综合带动作用,有效带动了京津冀东部区域 旅游 资源重新布局。“十四五”时期,首旅集团聚焦文娱、商贸、出行、住宿、餐饮等5个业务板块,确定了品牌引领、资本助力、智慧赋能的总体发展思路。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沃格号的签约作者“磨华”
本文概览:文旅项目规划是做好不能忽视的点有找弱点、找亮点、突破难点、抓重点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虽包罗万象,但无外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类。我国众多的旅游胜...
文章不错《文旅项目规划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